第26任校長 山極壽一
今天,我谨向进入京都大学研究所就读硕士课程的2,350名同学、专业硕士课程的326名同学以及博士课程的891名同学表示祝贺!我与来宾长尾真前校长、以及列席的副校长、研究科长、学舍长、教育部长、研究所所长一道衷心祝贺大家的入学,并向一直以来支持大家的家人及相关人士致上祝贺之意。
今天,各位為了进一步钻研学问,向各自的学术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京都大学设有多样学术领域的研究所,总计授予24种学位。18项研究学科、13家附属研究所、14家教育研究设施将支援大家的学习之路。硕士课程将会要求大家参加授课,透过实习和实地考察,在本科系所孕育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习更高端的知识和技术,磨练个人身為研究人员的能力。专业硕士课程除了授课之外,还包括实际业务的实习、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等,有许多向各领域中具备实务经验的专家学习的机会。博士课程则以撰写论文為主,因此,资料收集与分析,与先期研究的比较研讨缺一不可。而且,為了回应现代社会的课题,另设有旨在取得实践性知识和技术的五项研究所领导学程。
各位同學即將在研究所鑽研高端學術,必須面對今後瞬息萬變的世界。各位知道「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詞嗎?這是由199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和生態學家尤金?斯托莫(Eugene Stoermer)於2000年提倡的新地質年代劃分。距今6,500萬年前,地球因巨型隕石撞擊而轉為寒冷,恐龍絕種而開始了名為哺乳動物時代的新生代。新生代第四紀的更新世始於258萬年前,全新世則始於冰河期結束後的1萬1,700年前。以此區分全新世與工業革命之後的人類世。因為人們認為在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發明蒸汽機後,過量地使用化石燃料,改變了大氣成份,之後因人為介入而引起陸地及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應該以工業化快速發展,原子能出現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定義為人類世開始的界線。不論哪種觀點,隨著大規模森林砍伐所造成的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有毒化學物質造成的污染,過度開發造成的河川湖泊的枯竭等,地球環境已惡化到無法恢復的程度皆為不爭的事實。2009年,人們假設人類活動超越某個閾值後,就無法挽救的「不可逆轉的急遽環境變化」的危險性,針對地球系統提出了行星界限等9項指標。事實顯示,其中的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氮磷循環、土地利用的變化皆已超過了極限點。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議,在目標中規定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未滿2℃」內。今後,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抑制人類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未來。
人类世的观点令自然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二分法变得毫无意义。因為不再有人為未及的自然,人类社会和政治也和自然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全世界遍佈经由人手打造的耕地和牧场。地球上90%以上的大型动物都是家畜。不仅人类的人口超过72亿,猪隻為10亿、牛為15亿、鸡隻有500亿,人类不断地改造自然,剥夺了野生动物们的生活。另外,如果我们的身体和五感无法与自然分离,就不得不受到近年自然的大规模变化之影响。过敏性皮肤炎、花粉症、小麦过敏、滨型糖尿病等关係到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和肠胃疾病正在骤增。忧鬱症、自闭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也在蔓延。而这些「21世纪病」据说是20世纪中期先进国家利用药剂来改善卫生环境,导致肠道细菌数量和平衡严重失衡的结果。
毕竟人类肠道内约有1,000多种以上,100兆个肠道细菌,重量达到1.5公斤左右。而且,皮肤表面或口腔、鼻子等湿润部分也有数量庞大的细菌在活动。这些细菌的基因约有300万个,占人类基因总数2万1千个的100倍以上。人体是这些细菌和微生物的集合体,肠道细菌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互合作,操纵能量的摄取和储存,更严重影响肥胖和疾病抗性,以及脑部功能。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因不同与人类基因,可以因应不同环境瞬息万变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人类才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下生存。一旦这共生关係崩溃,人类就无法保持健康状态。仔细一想,地球原是微生物的行星。它们比人类诞生得早,生存在土壤、水圈、大气圈的任何地方。人类不是排除它们,而是必须尝试与它们共存,不然人类将会走向灭亡。
如此般,使用稳定且无限资源,不断扩张人类世界的由来想法歷经修正,大家已经明白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建立起复杂关係,一边灵巧地与脆弱的地球打交道。今后的科学技术并非只以人类的生存和繁荣為目标,而是必须致力於创造人类与其他生命共生的生态系统。究竟基因重组、基因编辑技术、资讯通信技术或人工智慧是否会為我们开闢这条道路?新思想和新技术应该结合哪种产业来创造世界?当今甚受大眾瞩目。今后的大学将会是该类合作的核心机构。
京都大学并不是奖励只要快速贡献社会的研究。自创办以来,我们一路以对话為本的传统自由学风,并培养独创性精神。那是持续接轨到经由多元化学习和新创意的研究创新,并进而解决未来的课题。虽然大家今后将迈入高度专业性的研究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在窄道上一路猛进。透过与眾多同学和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间之对话,磨练自我的创意,才能通往真理之路。今天进入京都大学研究所的各位,或许有天会离开自己的专业,关注到其他学术领域。我认為,那是与自身的学术领域之成功毫不逊色的辉煌成就,更是引发新可能性的契机。请大家不要害怕失败,顺应自己的兴趣专注於研究生活。京都大学可以提供符合诸项条件的最佳环境。
虽然一直盛传着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不易在日本的产业界就业,最近有眾多公司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积极录用取得博士学位人才的跡象。而且,在就读研究所期间就瞭解公司的实践现场也很重要,因此,本校的产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联盟事业,已经央请多数公司参加,一併实施中长期的实习生和配对事宜。我们计画增加机会,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前经歷产业界的现场,认识适合自己能力和研究内容的世界。另外,為了培养足以活跃於国际舞台的能力,还準备增加与海外顶级大学间的双学位和联合学位事宜。目前京都大学已有海德堡、曼谷等海外据点,加强与欧洲以及亚洲大学间之合作,更在北美设立据点,增加大学间的交流机会。京都大学的许多部门已在界世界各地拥有研究人员交流网路和据点,希望在活用这些据点的同时,提升共同研究和学生交流,增加得以在国际上一展所长的机会与能力。
如上所述,京都大學將進一步充實教育和研究活動,致力讓學生們夠能安心度過充實的学生生活,並且設立了京都大學基金來支援這些措施。今天也將基金的介紹資料分發給各位家長,推出入學紀念的特別企劃。懇請諸位詳閱手邊資料,予以大力協助。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