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大學部入學典禮 致辭(2019年4月5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今日,非常恭喜进入京都大学就读的2,948名同学们,我与来宾长尾真前校长、松本紘前校长,列席的理事、副校长、学系主任、部会主管以及全体教职员,由衷祝贺大家入学。除了对诸位至今的勤学表达敬意,同时向一直以来支持各位的家人与相关人士致上祝贺之意。

往後諸位所要居住的京都,是自平安京建都起,有著值得誇耀的1225年歷史的風光明媚之都。今年2月過世享壽96歲、生於美國的日本文學家唐納德·基恩(Donald Keene)博士在距今4年前於京都大學演講時說到,京都是現今仍維持著一千多年前的古老生活,世界少有的地方。基恩博士本人自1953年起,於京都大學學習日本文學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據說寄宿在傳統的日式房屋,冬天僅靠著火盆禦寒,埋首於日本古籍的研究,連報紙也不捨得看。他告訴我們,他在文學部上野間光辰(Noma Koshin)教授的課讀《曽根崎殉情》,並與後來成為文部大臣的教育社會學家永井道雄教授、校外的狂言(日本古典戲劇)演員茂山千之丞先生、作家谷崎潤一郎先生等人結為知己,興趣從日本的古典文學擴展到當代的日本文化。他說從中生出了各種嶄新的創意,但是提到,那也是拜京都這個地方留有鮮明的平安及室町時代的生活與風景的緣故。確實,京都三面環山,有著2500座左右的神社寺院,街道各處都留有充滿古式風情的氛圍。在京都大學附近,東有吉田山及真如堂、西有鴨川及御苑、北有知恩寺、南有熊野神社,提供了悠閒漫步的好去處。值此季節,各種樹木的萌芽為山巒染就新綠。自古以來人們便將那自然景象詠唱成歌,唱出各式各樣人與人的邂逅,一路創造出山紫水明的都城文化。想必今天聚集在此入學典禮的各位,也將登上由此壯大的歷史與自然交織而成的舞台,在明媚春光與清新之風中迎接活躍的時候。京都大學在由衷歡迎諸位的同時,也衷心盼望諸位能夠在京都大學磨練出展翅飛向世界的能力。

京都大学自1897年创校以来,秉持「自重自敬」的精神培育自由学风,一路开拓出创造性的学术世界。而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有所贡献,也是京都大学的重要目标。今日世界不断在经歷20世纪时无法想像的激烈变化,随着东西冷战终结,本应消除的政治的对立结构,却因為民族间、宗教间的对立变得更加复杂与严厉,地球环境加速恶化,意想不到的大规模灾害以及致命感染病在各地发威,以秒為单位短期激烈上下震盪的金融市场则动摇着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之本。值此惊涛骇浪之际,我认為眾人皆在拭目以待,京都大学将会如何立於「自重自敬」的精神,回应这个国家以及社会的要求。

京都大學以自學自習為座右銘,堅持作為不被常識束縛,有著自由學風的學術之都。為此,首先京都大學除了是個靜謐的學術研究場所,同時必須發揮通往世界與社會之窗的角色。於是,我以「大學是窗」為標語,取其「窗」之意,推出了WINDOW構想。也就是說,大學是通往世界以及社會的窗,教職員與學生要齊力打開那扇窗,並將輕推學生們一把,將他們送出去,視為全校的共同目標。取Wild and Wise、International and Innovative、Natural and Noble、Diverse and Dynamic、Original and Optimistic、Women and the World這些英文字的字首,揭示作為行動目標。校園不侷限在大學校區內,京都大學在日本全國擁有許多附設研究單位以及研究中心,更在全世界有超過50個的研究據點。在這些研究單位或據點參加實驗及田野調查,另在擁有久遠傳統與令人誇耀的歷史的京都街市,透過與許多人們的互動磨練能力,諸位終將成為可以活躍於世界舞台的無拘無束的人。

那麼,如何才能引发不拘泥於常识的自由创意呢?首先,必须要试着对在过往的生活中学习到的常识提出质疑。与来自不同土地的伙伴,以及来自海外的伙伴交谈,或者利用假日出游,浸淫在自身不曾体验过的文化中好好体会也是有效的方法。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现实,深入思考其背景和因素也很重要。在我还是京都大学学生的1970年代初期,也曾是一个正要发生大幅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着,日本在被开发巨浪吞噬的同时,也看到了公害造成的污染以及健康危害,人们谈论着对现代文明将何去何从的不安。我利用假期从北到南周游了日本列岛,亲身感受到那不明朗的现实。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流行着一首名為《生活的模样》的歌,是当时活跃於京都,名為高田渡的民谣歌手所作曲、演唱,在学生之间大受欢迎。这是冲绳出身名叫山之口貘的诗人在大正时代末年,21岁的时候写的诗。貘先生於1922年从冲绳来到东京,隔年遭遇到关东大地震,因為无家可归,於是一直睡在公园或朋友家。我要介绍那首《生活的模样》的歌词。

走累了就

钻进夜空与陆地间的缝隙睡觉

埋进草堆中睡觉

不在乎场所倒地就睡

睡是睡了

真的睡着了吗!

这阵子无法入睡

躺在陆地上睡不着

躺在夜空下睡不着

被摇醒了睡不着

这种生活的模样还是适合夏天吧!

以為睡着了又被冷空气逗醒

秋天持续在外流浪是睡不着的

山之口貘在1938年8月發表了第一本詩集《思念之苑》,那是中日戰爭爆發的隔年,即使是那樣困難的時代,詩人用看似無憂無慮的字眼,從生活者的觀點輕輕訴說著國家的理想樣貌,讓我覺得那個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上研究所後,開始了日本猴、大猩猩的野外研究,在鹿兒島縣的屋久島以及非洲剛果的叢林裡,架起帳棚生活,跟當地的人們共同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日子。住帳棚的生活,就像山之口貘與高田渡唱的一樣,是钻进夜空与陆地间的缝隙睡觉的生活。那裡有著與猴子、大猩猩有共同祖先的人類的感性直覺反應的世界,我學習到其中埋藏了許多讓人去思考對人類來說自然是什麼、人類是什麼的這類原點問題的重要提示。我不打算鼓勵大家去流浪,但是京都大學有一個開始於3年前名為「趣味挑戰」的體驗型遠渡海外支援制度,這是根據我的經驗所企劃的,我希望大家都務必挑戰新體驗,都有重新檢視世界的機會。

去年是京都大学的研究者接二连叁获颁国际奖项的一年,数学家柏原正树教授获得陈省身奖章与京都奖,医学家本庶佑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还有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教授、拉斯克奖得主森和俊教授、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教授等,世界顶尖的研究者都正活跃於京都大学。我认為他们的存在就像是,要将质疑常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透过自由豁达的对话磨练创造性的京都大学的传统指引给我们的巨大路标。

当然,随着时代精神与世界潮流的不同,学生的气质也有很大的改变,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朝永振一郎教授曾说,与自己还是京都大学学生的30几年前相比,1960年代当时的学生气质的不同。从前的学生辩论就像用华丽词藻讨论天下国家般,比的是雄辩的能力,但是他感佩60年代的学生的演讲充满机智与幽默。此外他也惊讶,从前的学生大多五音不全,但是60年代的学生有着正确的音感甚至还会作曲。只不过,在任何时代都有让教师惊嘆的用功学生,也有让教师哑口无言的懒人,他做出结论表示这是根植於人类本性中亙古不变的现象。年轻的时候,即使在同一个人的内心,也同时存在着好几种相互矛盾衝突的想法,要跨越那些纠葛青年才得以成长,不是吗。有各种想法不一的学生是理所当然,大多数的学生是平凡的,兴趣、烦恼、热情也都属於中等程度,但是不起眼的学生中经常日后出现令人意外的人物,朝永教授也这麼说。我认為,宽容学生有各种样貌,不大追求短期的教育成果,是在京都大学能够创生出打破世界常识的诺贝尔奖级的发现的原因,并且至今不曾改变。

有位与山之口貘在同一个时代,写诗给学生们的诗人。我要介绍《春与修罗》这本诗集中的宫泽贤治的〈给诸位学生〉这首诗。我无法介绍全文,但开头是这样的诗句,

「学生们

诸位感受到这股颯爽的

从诸位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透明清洁的风了吗

那是一道被送来的光

是不容变更的南风」

接着是,

「宇宙不断地因着我们而变化

谁比谁怎麼样了

谁的工作怎麼样了

有谈论那些事情的閒工夫吗

新的诗人啊

从云朵从光从暴风

获得透明的能量

暗示出人类与地球应有的样子吧」

最后是以这样的呼吁来结束,

「根据大概的统计

诸位中至少会出现一千个天才

拥有天赋的诸位只需要将你们的天赋刻画出来

潮汐与暴风 ……

诸位必须用尽一切自然的力量往前走

努力创造新的自然

啊诸位现在

感受到这股颯爽的从诸君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透明的风了吗」

这首诗裡有着将未来寄託在青年们清新的灵魂的宫泽贤治恳切的心愿,我也想将同样的心情送给诸位。

當代不同於宮澤賢治所生存的時代,大學也受到國際化巨浪的侵襲。諸位今後要大展身手的舞台,是遠大於日本這個國家的廣大世界。為了地球社會的和諧共存,應該解決的課題數不勝數。缺乏自然資源的日本運用尖端的科學技術,開發出豐富人們生活的機器設備,並源源不斷地將之輸往世界。赴海外發展的日本企業以及在海外工作的日本人愈來愈增加,而在日本企業以及日本社會工作的外國人的數目也快速攀升。諸位投入那股潮流的日子就要到來,為此,當然要了解日本,也要精通許多國家的自然以及文化,要培養能夠跟各式各樣的人自在地打開話題的廣泛學識,以及質疑常識、追求真理的氣魄。即使學的是理科要從事技術工作,在國際性的交涉場合,還是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知識,而文科工作很多時候也需要科學技術的知識。若無法精通世界以及日本的歷史,具備稱得上是公共知識份子,也就是Public Intellectual的優質學識,是無法在國際舞台發揮領導能力。京都大學在全校教師的合作下,建構起了優質的基礎與通識教育的實踐系統。顧及學術多樣性以及層次性,設計班級配置科目以及課程樹狀圖等,並安排重視與教師的對話以及實踐的專題討論課,以及少人數的研討課程。也大幅增加外籍教師的人數,增設以英語授課的學系課程以及實習。為了讓同學在取得博士學位後,能夠在世界上發揮實踐能力,已開辦5個領域的博士班教育領導學程,去年也啟動了卓越研究所計畫,成立高等研究院作為尖端的學術中心,要透過京都大學的學術將網絡擴展到全世界。除了涵養學生創業精神的「學生挑戰競賽」以及早先介紹的「趣味挑戰」外,還提供各式各樣的留學課程。我們希望大家透過與形形色色的海外人士的對話,在全新的學習場域培養可貢獻世界的獨創能力。

京都大学為了进一步充实教育与研究活动,让同学们都能安心度过充实生活,设立了京都大学基金要支援这些作為。今日,各位家人们都拿到了这个基金的介绍,為纪念入学同时也推出了特别企划,恳请详阅手边资料,给予我们协助。

祝福诸位能够在京都大学这个理想的对话场域,结识许多学友,悠游於未知的世界,并且乐在其中。

再次恭喜大家。

(“ ”引用自《山之口貘诗集》(岩波书店,2016年),并翻译成中文(繁体字))

(‘ ’引用自《宮澤賢治詩集》(岩波書店,1950年),並翻譯成中文(繁體字))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