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度大學入學典禮 致辭(2025年4月7日)

In other languages

第27任校長 湊 長博

文章を入れてください

 今天在此恭喜入学就读京都大学的2,918名同学。我谨代表嘉宾尾池和夫前校长、小室舞女士、列席的理事及相关部门主管等京都大学全体教职人员由衷祝贺诸位。除了致敬诸位过往的努力,也恭喜一直以来支持诸位的家人和相关人士。

 今日诸位能列席在此,当然是诸位努力至今的成果,同时也是诸位的家人、老师、朋友和其他眾人的诸多支持方有今日。希望大家勿忘此事,请铭记於心。

 现在诸位已是京都大学的学生,不知诸位报考京都大学时,对京都大学是什麼印象呢?也许是创立於明治30年(1897年)的古典学府,还是培育出亚洲最多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的研究型大学,前往世界各地调查和实地活动的探险型大学,怀有强烈叛逆精神的狂野主张大学等等各式各样的形象。但我想最常听见的词句应该是「自由学风」。我认為自由学风是京都大学各种形象根基的传统。简单地说,我认為是指不受社会流行、习俗、制度等外在因素误导,专注於探索真心想钻研的学问,或是认為必须从事的研究,并遵从本心追求的态度。听起来像是理所当然,其实并非易事。

 在16 世紀的法國,有位艾蒂安·德·拉博埃西(Estienne de La Boétie)的早慧思想家,他在與今日諸位差不多大的年紀時,寫了一本名為《自願為奴》(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的經典名著(艾蒂安·德·拉博埃西著,西谷修監修,山上浩嗣翻譯,(筑摩學藝文庫(筑摩書房),2013年)。他在書中總結道:「自由是生物的天然本性,當我們試圖調教野馬時,牠會咬住馬轡抗拒。但如果不斷強迫牠戴上馬轡,馬最終會自願戴上馬轡並樂在其中。」換句話說,人們往往容易因周遭環境和習慣而放棄自由。我想諸位為了考進自己的理想大學這一大目標,一直以來過著限制甚多的生活。因此,諸位在未來的新生活將充分感受到自由解放。但正如拉博埃西所說;一旦我們不加留意就容易受困於習俗、偏見和成見,在不自覺中喪失精神的自由。為了保持精神自由,需要盡量敞開心胸,積極接納並體驗許多新的邂逅。

 偶然相遇带来的意外幸运被称為蝉别谤别苍诲颈辫颈迟测(机缘巧合)。据説,重要的歷史性科学发现也常是机缘巧合的结果。在此重点是机缘巧合并非自然到来,而是在不受偏见和成见束缚下的自由心灵才能抓住它。诸位在即将开始的大学新生活中,较之往日必定会充满更多样化的邂逅。无论是初次见识的人,一本书或某件特殊事情,请不要受先入主观所限,勇往直前地抓住属於自己的机缘巧合。

 若以邂逅意想不到的幸运机缘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验国外的生活。据说近来希望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人数正在减少。根据文部科学省调查显示,首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其次是认為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感兴趣的领域不需要出国。针对经济问题,本校备有包括奖学金的各种支援计划,提供大家在校期间的出国游学或留学生活,已有多数在校生利用支援计划体验了海外生活。至於第二个理由,我会建议各位出国留学,并非為了收穫有用资讯或知识。在网际网路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即时知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与海外人们的交流也大多在线上系统可以即时互动。然而,实际置身於海外的不同风俗或文化,与海外人们,尤其是同世代年轻人共同生活的真实体验,无疑将会深远影响诸位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我在美国度过了20岁年纪的后半段岁月,在彼处的生活对我后来的职涯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促使我出国留学的直接契机是与一位美国大学教授的邂逅。当我还是医学院学生就常去研究室,我在那里接受指导并进行免疫学实验。在京都大学的研究室裡,教员和研究生们都会待你如自己的晚辈,这也是研究型大学的一大优势。当我在做自己的实验时,因為验证出自认有趣的实验结果,所以我决定写信给那位以免疫学闻名的美国大学教授,进而徵求他的意见。因為只是一封学生的来信,所以我也不太指望能得到回覆。然而,约在一个月后,我却收到连络说:我会為参加国际会议造访日本,我们届时相约在京都碰面。我為这事态隆重而惊慌失措。当时对自己的英语也不是特别有自信,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表达想说的内容,但我记得还是大胆地去见教授,尽我所能地描述实验结果。其实只要你有想说的话,不论英语沟通能力总能互动交流。最后,该位教授说:「这结果很有趣。等你大学毕业后就到我的纽约研究室来。」於是,在医学院毕业并完成医师执照所需的临床培训后,我就前往纽约留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研究人员互相切磋,度过整整叁年的研究生活。如果那时我犹豫而逃避了教授的邀请,我想之后的人生必是大不相同。若是感到自己的机会到来时,请不要退缩勇於接受挑战。机缘巧合可是為了做好準备的人而来。

 本校也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在本校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有许多来自仍深陷战火的乌克兰留学生,他们在市民的强力支援下留学本校,并未因战争中断学业而持续在本校努力求学。诸位应有机会在校园教室或餐厅遇见这些留学生,希望诸位积极与他们互动交流。

 建筑师安藤忠雄先生在20岁出头时,不知不觉中对建筑产生兴趣,於是独自花了7个月时间,彻彻底底踏遍了欧洲各片土地。他在「京都大学建校125週年纪念特别研讨会」上讲述了那段经歷。安藤先生在那段穷旅中结识了许多人,并亲身目睹和接触了许多城市的各种遗跡和建筑群。回国后,他透过自学并立志成為建筑家,為此大量学习和阅读。安藤先生曾多次表示,年轻时的海外经歷是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原点,毫无疑问,这段经歷成就了日后安藤建筑令世人惊嘆的独特世界。安藤先生总是说;年轻人应该多去闯荡世界,这应是来自他本人的实际体会。

 继去年以来,今天尚有诸位的学长发表对新生的寄语。我们去年邀请到青山爱女士,她从本校毕业后,继续在美国攻读研究所,之后进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鲍狈贬颁搁),一直為支援世界各地的众多难民而奔走各地。今年则邀请到近年崭露头角的建筑师小室舞女士登坛。稍后她本人也会自我介绍,小室女士毕业於本校工学院建筑系,之后留学瑞士大学,在海外知名建筑公司累积了工作经验后,在2018年於香港和东京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目前活跃於世界舞臺。我们有幸瞭解小室女士从大学毕业后,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开创自己的事业。我相信将对诸位助益良多。

 我衷心祈願今後諸位在京都大學的学生生活中,可以經歷各種邂逅,從中發現全新的精彩自我。並以此為賀詞。

 今天再次恭喜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