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恭喜今天进入京都大学就读的2,997名同学,我与列席的理事、副校长、学系主任、部会主管以及全体教职员,由衷欢迎诸位的入学。在对诸位的勤学苦读表示敬意的同时,并向一直以来支持你们的家人与相关人士致上祝贺之意。
京都是叁面环山的盆地,京都大学位於其东边,附近可眺望吉田山以及大文字山的风光明媚之处。这个季节,各种树木生长发芽,新绿妆点山峦。人们因这鲜艳的色彩而感到雀跃,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以及职场发挥蓄积已久的精力以及体力,投入各自活动的舞台。想必今天齐聚在入学典礼的诸位,也愿乘着明媚的春光与清新之风,登上一展才华的新舞台。京都大学在由衷予以欢迎的同时,也希望诸位能够在京都大学磨练展翅迎向世界的能力。
作為京都大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崇尚自由的学风。在基本理念的前言中写着,「京都大学承袭并发扬自创校以来所形成的自由学风,為挑战多元课题,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贡献,以自由与和谐為基础,订定以下基本理念。」何谓自由?何谓自由的学风?京都大学的前身——京都帝国大学创立於1897年,时任文部大臣的西园寺公望是与创校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之一,他阐述了想要「在远离政治中心东京的京都,打造基於自由、新鲜的构想探究真实学问的学府」的希望。西园寺年轻时曾到法国留学9年,本校首任校长木下广次也在巴黎大学留学了4年。虽然木下以「自重自敬」作為京都大学的理念,但是人们认為参与创校的两人的观点都是奠基於法国的自由思想。
眾所周知,三色法國國旗上的藍色象徵自由、白色象徵平等、紅色象徵博愛。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以巴黎國民軍帽徽上所用的三種顏色做成了國旗,藍色的自由根源於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思想,即尊重個人的自由與權利,重視個人於社會的自由活動的觀念。順道一提,京都大學的校色是深藍色,而東京大學是淺藍色,據說是1920年,兩校的西式划艇社舉辦第一屆對抗賽時,仿效英國牛津大學(深藍)與劍橋大學(淺藍)的校色而來,與自由沒有直接關聯。但是,至少在京都大學創校當時,西園寺與木下都重視法國的自由主義,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也就是說,個人的自由這種想法構成了京都大學的基礎。
但是,自由並非可以輕易獲得,其實盧梭並不認為社會是由人的天性之中自然而生的,他思考社會如何透過契約,從只忠實於自身慾望的存在中建立起來。以此為理想的法國大革命,最終將許多同志送上了斷頭台,之後,法國也陷入激烈戰爭中。個人的自由不能只憑自己來定義,正因為是來自別人的賦予,以致於在人類所建立起來的社會中衍生出許多的矛盾與糾葛。那個別人是誰呢?個人的自由所及的範圍有多大呢?為了這個答案,世界苦惱著,各地戰爭不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德國佔領的法國,為抵抗運動奔走的保羅?艾呂雅(Paul ?luard)發表了「自由」這首由21個小節構成的詩,第1小節是這樣的,
Sur mes cahiers d'écolier
Sur mon pupitre et les arbres
Sur le sable sur la neige
J'écris ton nom
在我的笔记本上
我的书桌上、树上
沙上、雪上
我写上你的名字
最后1小节是,
Et par le pouvoir d'un mot
Je recommence ma vie
Je suis né pour te conna?tre
Pour te nommer
尝颈产别谤迟é
因為一个词的力量
我重获新生
我生来為认识你
為呼唤你的名字
自由(尝颈产别谤迟é)
自由尝颈产别谤迟é一詞,對法國人來說,似乎有著特別的,無與倫比的美麗響聲。這首詩聽起來像是在說,人類絕對不能放棄的希望就是自由,而自由從語言誕生,並且獲得保障。我認為真相確是如此,但是,社會並非靠語言建立起來的。發現並主張動物界也有社會,兩個以上的個體會有秩序地共存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即誕生於京都大學的靈長類學。創始人今西錦司提出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在進化的過程中都是連續的,他強調根據構成動物社會的原理,描繪出人類社會創建的進化過程的重要性。他的學生伊谷純一郎對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提出疑義,並建立了這樣的假設:在猿猴階段,先天不平等所造就的社會已經存在,人類社會是要在那樣的不平等之上,附加條件以達到平等。我認為可以從中體會到的思想是,自由不是爭取來的,而是在期望與他人共存的過程中,透過相互了解形成的。對自由來說,平等與博愛並非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人類社會卻需要這三種精神。而語言,在謳歌這些精神的同時,也會成為傷害人、限制自由、將不平等予以正當化的武器。若說發生在現代社會的壓迫以及虐待,都是語言暴力所造成的,一點都不過分。
日本宪法也謳歌这些精神,在由11章103条条文所构成的日本宪法中,自由一词出现了11次。前言中提到,「我们确认,世界各国国民同等具有免於恐怖与匱乏,并在和平中生存的权利」,第14条中明文记载了,「全体国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人种、信仰、性别、社会身分或门第的不同,而於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关係中有所差别」。关於学术,第23条提出「保障学术自由」。那麼,什麼是「学术自由」呢?我认為那是「思考的自由、谈论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京都大学的传统是,「在多元且和谐的教育体系下,以对话為基础,鼓励自学自习,致力於卓越知见的传承与创造精神的培养」。自学自习的意思不单是上课听讲、自己思考,而是在与许多人对话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思考,并且要在此一基础上,向社会提出充满创造性的新构思。这正可说是以自由為名,锻鍊「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的学习环境。京都大学在提供这种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在自由的学风下,要挑战解决多元课题,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贡献,而推动着优质的高等教育与尖端学术研究。至今,包括9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得主,国际奖项获奖人辈出,这些都证明了京都大学做的是引领世界的研究。今后也将广纳来自海内外有志於学的人们,在培养其拥有活跃於国际社会的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各式各样的研究,并且视研究成果為世界共同的资产,善尽将之回馈於社会的责任义务。
我提出奥滨狈顿翱奥构想作為京都大学前进的指南,将大学定位為通往社会以及世界的窗,以提高优秀学生以及年轻研究人员的能力,将他们送往可供他们发挥的平台,作為全校共同的使命。大学教育不仅在累积知识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也要求学生运用既有的知识以及技术,设法孕育新的构思与发现。正因為教职员与学生齐心要提高此创造精神,创新於是诞生。即使所有学生都朝着相同目标要提高能力,也无法带来创新,唯有获得让不同的能力交会、切磋琢磨的环境,新的想法才有可能应运而生。京都大学不单要打造竞争的环境,也希望提供平台,让跨领域的不同能力以及创意交会,享受对话,让合作关係具体成形。透过这类交集以及沟通的平台,培养出具韧性又聪明的学生,打开通往可以让他们大展长才的世界的窗,轻推学生们一把,将他们送出去,是我们京都大学教职员的共同梦想与目标。
取「窗」的意思,打出了WINDOW這個口號。W是Wild and Wise,也就是要培養不受束縛又明智的學生的目標。I是International and Innovative ,在充滿國際色彩的環境中,要時刻關注全球動向,在自由地與世界的人們交談的同時,創生出劃時代的創新的嘗試。N是Natural and Noble,京都大學位於三面環山的千年古都,在有著優美自然與歷史景觀的環境裡。過去,京都大學的研究者便在這豐美的環境中,孕育出許多新的構想。散步於哲學之道所發展出的西田哲學、登北山而創生的靈長類學等,能夠創生出這些無與倫比的新構思以及學問,很大部分是拜京都的這樣的環境所賜。D是Diverse and Dynamic,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現代需要與交融的多元文化共存,京都大學對於多元文化以及概念都是開放的,期許一定要是可以自由學習的地方。而不被時代洪流左右,確實檢視自己的存在,為自己在悠久歷史中做正確定位也很重要。O是Original and Optimistic,要有顛覆既有常識的構想,要先吸收許多人的想法以及體驗才可能產生,為此,首先需要充分理解讓你感動的人的言行,在與夥伴分享討論的同時,加深思惟。此外,面對失敗以及批評要更樂觀,要培養以此為資糧,接納不同想法,將其導向成功的能力。最後的W是Women and Wish,今後將是女性發光、活躍的時代,今天入學的同學中有681名女性,佔全體新生的約兩成。女性增加,若能從女性的創意以及觀點展開新的研究,世界將會改變。京都大學今後要打造可以讓同學專心向學的環境,打造體貼女性的設施。
今天进入京都大学就读的诸位,从今年6月起都能参与选举。随着公职选举法的修订,过去赋予年满20岁以上国民的选举权,已经调降到18岁。诸位对於自身所处环境,可以就其对错、政治判断,藉由投票表达意见。这是很大的变化。位於京都大学时计台的迎宾室裡,掛着大画家须田国太郎的一幅名為《学生出征图》的画。须田从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后,立志走上绘画的道路,赴欧洲学画,并画下了京都大学学生遭徵兵出征的情景。时间是1943年11月20日,须田用了真的是很暗的色调,描绘了学生们远望万里无云的比叡山,向前行进的景象。在这场战争中,京都大学有超过4,500名学生入伍,文科学生佔了其中的将近九成,确认有264名学生战死。当时,规定只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参与政治的资格。年满20岁以上的男女的选举权,是在战后1946年才有的,而日本宪法是在那之后公布。参加出征的学生们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愿,是因為上一辈的决定,而被迫出战。我们必须将此铭记在心。诸位今年6月起就能参加选举,同时也请勿忘,大家对於日本政治的方向性负有重大责任。请大家依自己的意愿,為建构稳固未来,投下神圣的一票。
现代是国际化的时代,大量的物资以及人员从许多国家流入日本,也从日本频繁地去到别的国家,缺乏自然资源的日本运用尖端科学技术,开发出丰富人类生活的机器,并且陆续将之输往世界。这几年赴海外发展的日本公司以及在海外工作的日本人急速增加,而在日本公司以及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的数目也快速攀升。在那样的情况下,希望大学培养有因应全球化社会动向的能力,以及可以活跃於国际的人才的需求增加。今后要在国际性的交涉场合发挥实力,当然要了解日本,也要精通许多国家的自然以及文化的歷史,要培养能够跟各式各样的人自在地打开话题的广泛学识。即使学的是理科要从事技术性工作,在国际性的交涉等场合,还是需要各种文科的知识,而文科工作很多时候也需要理科的知识。若无法精通世界以及日本的歷史,具备称得上是有识之士的高度知识,是无法在国际舞台发挥领导能力。京都大学在全校教师的合作下,建构起了高品质的基础与通识教育的实践系统。顾及学术多样性以及层次性,设计班级配置科目以及课程树状图等,并安排重视与教师的对话以及实践的专题讨论课。也大幅增加外籍教师的数目,安排以英语授课的学部课程以及实习。為了让同学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能够在世界上发挥实践,已开办5个领域的领导研究所计画。今年4月则要成立高等研究院作為尖端的学术中心,要透过京都大学的学术将网络扩展到全世界。
如此,京都大学将进一步充实教育与研究活动,让同学们都能安心度过充实生活。也為此,我们设立了京都大学基金要支援这些作為。今日,各位家人们都拿到了这个基金的介绍,為纪念入学同时也推出了特别企划,恳请详阅手边资料,给予我们协助。
祝福诸位能够在京都大学充分善用对话讨论,结识许多学友,悠游於未知的世界,并且乐在其中。
再次恭喜大家。